王周锁介绍说,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把服务“三农”作为主要工作目标和办学定位,全力推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各项举措,培养了25万余名涉农科技人才,为社会开展各类培训超过100万人次,为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贡献。
孙中华以《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题,从新型集体经济是在原集体经济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是促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和途径、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途径等方面,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了深入浅出并有指导性的主旨报告。
会上,孙中华与王周锁共同为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授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揭牌,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是农业农村部的一级学会,致力于“三农”工作研究特别是专注于农业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研究。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三农”方面成绩斐然。双方共建培训基地,旨在深化杨凌职院“培训+乡村振兴”模式,推进产教融合、科创融汇,主动践行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走深走实,进一步发挥杨凌职院乡村振兴人才“育训衔接”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
黄璞就杨凌职院服务乡村振兴模式进行了分享,介绍了该校“培训+”等四种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和多种路径。该院坚持走“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之路,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和国家首批示范职教集团(联盟)——“中国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两大平台,与省内外142个县(区)政府、1332家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办了“中国水电十五局水电学院”等14个企业(产业)学院。搭建了院士工作室、小麦研究所、蜂产业研究院、北方草莓产业研发中心等“2室2院5中心”的校内科创平台。校政合作建设了23所农民培育学院和乡村振兴学院。校企共建校外产学研基地29个。培育小麦、花椒、菊花、观赏桃、无花果、草莓、食用菌等新品种23个,培育的武农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黄淮海流域累计推广9000万亩,促进农民增收65亿元。学校彬州产学研基地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成了两所海外分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几内亚水利工程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古利斯坦国立大学现代农业学院。
据了解,本届大会是杨凌农高会春季分会的重要活动,旨在践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初心使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效衔接,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由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村干部(农民)发展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承办。
(图片来源:杨凌示范区)
(责任编辑:范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