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拟入选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2023-10-18
138
徕斯医疗
徕斯新闻
  3月6日,河南省科技厅发布《关于拟建设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公示》的通知,经推荐申报、调研论证、办公会审核,决定命名郑州高新区等10家科技园区为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期3年,公示期5个工作日。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

  能够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郑州高新区究竟有何实力?

  据了解,近年来,郑州高新区聚焦“六个一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行动,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奋力建设创新高地。

  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郑州高新区专利授权量连续过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保持郑州市领先,2022年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61件,高价值专利达3243件,同比增长33.2%,荣获中国专利奖25个,约占全省20%;涌现出异形全断面隧道掘进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轻量化超高速陶瓷CBN砂轮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等国家级重大原创技术成果;建立关键共性技术及关键核心技术清单64项,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56项已经实现产业化;2个项目获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项目,10个项目面向全球揭榜挂帅,5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厅及市科技局支持。

  成果转化生态不断优化。郑州高新区深入落实《河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促进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郑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等省市政策。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出台《郑州高新区新型智慧城市实验场项目管理试行办法》《郑州高新区科技创新专业服务券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瞪羚”“独角兽”梯度培育双十条等政策,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成果转化,引进国内外优秀成果在高新区完成技术转移转化。建成郑州高新区科技金融广场,打造创投机构集聚高地;上线运行高新区创新积分制系统,积极搭建企业融资、授信等应用场景,挖掘了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全省率先成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立足“产业投资”定位,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等新兴行业进行投资布局,已投项目8个,投资金额达15936.52万元。

  高效成果转化模式加快探索。以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为抓手,盘活创新资源,将高校院所的创新成果与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连接起来,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以科技资源支撑型特色载体为桥梁,推动高校的科技成果孵化转化。集聚了大学科技园、河南省863软件孵化器等2家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及河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郑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省级技术转移机构,智能传感器(MEMS)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河南省智能传感器中试基地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加速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化成果转化服务能力。2022年郑州高新区技术合同登记额达到145.57亿元,同比增长38.5%。

  成果转化效能提升推动高新产业转型扩面提质。郑州高新区着力推动传感器、网络安全、北斗导航、超硬材料等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目前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57.6%,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占比达89.3%,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2.5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比重达到91.2%。

  “建设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是补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短板,全面提升科技供给与转移扩散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高新区加快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支撑全市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大意义。”郑州据高新区创新发展局副局长杨晴介绍。

  下一步,郑州高新区将瞄准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峰,以建设河南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为抓手,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渠道更加畅通,促进产业跨越式发展,探索形成一批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新模式,打造“新兴产业创新策源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示范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创新试验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开创新局面。

(图片来源:郑州高新区)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