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政产学研联培基地扫描

2023-10-18
126
徕斯医疗
徕斯新闻
  3月20日,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的周飞宇如往常一般早起到食堂吃完早餐后,没有去自习室,而是来到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诚科技),跟随自己的企业导师公司总经理沈志勇学习,开启了一天的研究生活。

  区别于纯学术学位,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培养的是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所以学生主要在企业学习实践为主,学生的导师除了清华大学老师外,基地还配了一名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度。

  “我们来企业就像到学校一样,只不过没有特别规定上学、放学时间,每个月企业还会给我们一笔补贴,加上基地的补贴,日常开销根本不用花心思,只要专心做研究就行。”周飞宇说道,作为一名自动化系的学生,平时以研究计算机算法为主,这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然而政府各个部门的数据大部分并未公开,想要获得真实数据进行研究,对学生来说非常困难,但是在企业实习实践的机会,令这个难题不攻自破。

  周飞宇是清华大学2021年全国研究生统考的第一名,正是考虑到企业实践机会的重要性,他选择进入基地学习,通过不断检验自己的计算方法,参与企业本身已经成熟的项目等,进一步扩展视野、补充遗漏的理论知识。

  “提前步入社会的学习模式,更让我懂得如何如人相处,如何进行团队合作,这些都是课堂学不到的知识点。”他说道。

  “学校、政府、企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确实让我们的学生受益无穷。”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陈峰说道,这几年从基地毕业的学子在市场上极为抢手,竞争力远大于同届的纯学术学位的研究生,今年基地一位学子的毕业论文更超过同届研究生水平,达到博士生水平。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成为企业导师后,我们和清华大学的导师加强了交流,成功与该校四个学院的5个实验室达成了交通大数据方面的合作。”智诚科技董事长徐桂林说道,四年来,他感受最深的就是高层次人才带给公司的巨大助力。公司虽然在贵州市场小有名气,但想要招收清华大学这类一流名校的学子,显然不太现实。通过基地的平台,陆续有30余位研究生到企业研究学习,将国际最先进的大数据算法传到企业,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成功做到了以往花钱都无法实现的事情。

  受益于此,智诚科技凭借自己的核心算法,完成从系统集成公司到原创产品公司的华丽转身,业务范围辐射至全国,相关产品更能够与全国知名大数据企业一较高下。通过将全球最前沿的理论大数据算法进行成果转化,公司连续三年实现营收稳步上升,利润率翻了一倍多,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产学研带来的好处。

  2021年,智诚科技总经理沈志勇除了企业导师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周飞宇的师兄。“以前从没有想过自己奔五的人了还能考上清华大学的博士。”沈志勇说道,成为基地企业导师后与清华大学的硕导、博导有了联系,也逐步坚定了自己报考清华大学的信心,这次贵州省仅有五人考上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据了解,像沈志勇一样基地内共有四位企业导师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的博士,转而成了清华大学博导的学生。

  “贵阳高新区政产学研联培基地目前除了清华大学外,上海交通大学也成功入驻,第一批学生将于今年8月到基地开展学习研究。”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陆秀峰说道,作为全省首个创新培育模式的政产学研联培基地,全区高度重视,在基地建设了多媒体教室、视频会议室、课题组办公室、图书室、党建室、谈心室、篮球场、羽毛球场、学生餐厅、洗衣房等教学与服务设施。同时,制定基地后勤管理制度18个,加强对基地管理服务管理水平及能力建设。

  为帮助学子们了解贵山贵水贵文化,增强对贵州产业、环境、文化的认可和感情,贵阳高新区组织了红色教育、三线体验交流学习等活动,另外还通过“校友会”“联谊会”“人才交流会”等方式,增进人才间情谊,营造“惜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贵阳高新区政产学研联培基地正是从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出发而建设,截至目前,基地已累计在贵州培养清华大学全日制大数据专业工程硕士171名,参与35 家企业产学研融合项目(课题)研究150余个,解决关键技术问题48个。推动40余名清华大学博导、硕导到贵州企业开展技术交流190余人次,开展清华大学大数据公开课及大数据特色专题讲座80余场。基地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企业和贵州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绩。

  接下来,基地还将积极发挥平台作用,深化政校、政所、政院合作模式,推动企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加强合作,并加快产学研成果的转化,持续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图片来源:贵阳高新区)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