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强省中展现杨凌“芯”力量

2023-10-18
117
徕斯医疗
徕斯新闻
  在4月的第二个工作日,陕西省政府在杨凌举行全省推动农业科技市区合作暨杨凌农科助力榆林高质量发展签约活动,对全省推动农业科技市区合作活动进行动员和安排,并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这是吹响奋斗号角的动员会,更是抓住重点关键、整体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部署会。

  作为首个国家级农高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国家队”,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赋予杨凌示范区的重要历史使命,更是杨凌示范区的应有之义。

  活动现场,陕西省副省长钟洪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吴普特,省发改委等有关厅局负责同志,陕西各地市分管副市长、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各地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及企业负责同志悉数出席。其规格之高不言而喻。

  这也是落实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在杨凌示范区调研时提出“陕西农业在全国树起来看杨凌”等“三个看杨凌”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进一步发挥杨凌农业科技优势、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的创新之举。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按照打造秦创原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总窗口定位,全力以赴搭平台、建机制、激活力、聚要素、促融合、强辐射,系统化重塑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构建了“科技引领、产业支撑、精准服务、广泛辐射”的示范推广新格局,杨凌的科技创新能力、示范带动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于果农来说,苹果种质犹如“宝贝”。

  早在2012年,在杨凌示范区共建融合体制推动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延安市政府共建洛川苹果试验站,校地三方联合开展苹果资源保存、杂交育种、品种试验展示、树形研究展示、肥水高效利用、优质高效栽培、砧穗组合比较、大苗繁育建园、果业气象等试验示范。

  “这几年,试验站把国内外的700多个品种引进并进行筛选对比,经过多年研究,选育出一批苹果新品种。”洛川苹果试验站站长安贵阳说。

  自建站以来,累计育出秦脆、秦蜜、秦霞、秦帅、秦露、延长红等苹果新品种9个,其中,秦脆等苹果新品种推广5万余亩;新品种、新技术年辐射推广50余万亩,年经济效益增加2亿多元,累计经济效益增加20亿元以上。

  在延安市洛川县,王新林和他的畔里苹果专业合作社是试验站科技示范带动的直接受益者。通过试验站专家团队对基地果农进行技术指导、引进新品种,采取“基地+合作社+果农+市场”的发展模式,合作社年产值近5000万元。

  不止延安苹果,柞水木耳也藏着“杨凌科技”。

  2019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杨凌示范区第一时间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帮扶工作组到柞水开展扶贫工作。5年来,历届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都先后多次出席对口帮扶柞水县工作座谈会并调研。

  “杨凌科技+柞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通过建基地、搞培训、做示范,杨凌示范区人才、技术与柞水资源优势精准对接,以“小木耳,大产业”为突破口,把农业科技巩固在生产一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帮产业、帮人才、帮技术、帮市场“4个帮”,引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技助力脱贫攻坚新路径。

  “我今年种了25棚木耳,这几天正采摘第一茬,已摘了5000多斤了,估计今年春耳三茬下来能摘2万多斤。”柞水县金米村田方炎穿梭在木耳晾晒架间。

  而几年前,田方炎还辗转于太原、西安等地打工,一年才能见一次家人。后来听说村里要发展木耳产业,田方炎就果断返乡。当时,不用掏一分钱就能种木耳,还包回收,田方炎最先站了出来,第一年就挣了5万元。

  “目前,我们发展木耳400万袋,其中棚栽260万袋、地栽130万袋、庭院经济10万袋,全村有150多户、650多人镶嵌在木耳产业链上。”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自信地说,一朵朵小小的木耳让金米人的生活大变样。

  而在距离杨凌30公里的眉县金渠镇田家寨村,却有一条路叫“西农路”,之所以如此命名,是该村村民为表达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专家团队带动其猕猴桃产业全面发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感激之举。

  在眉县,田家寨村仅仅是因当地猕猴桃产业崛起而受惠的村庄中的一个缩影。

  时间拨回到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眉县建立了全国首个猕猴桃试验站。建站以来,该试验站始终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围绕猕猴桃产业关键技术,开展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遗传育种、苗木繁育、果树水分与营养、病虫与灾害防御、果实品质与贮藏保鲜等6个方向的科学研究与创新,破解了一批困扰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难题,筛选出优系材料16个,选育出 “脐红”“农大猕香”“农大郁香”和“农大金猕”等多个猕猴桃新优品种。

  校地合作,科技带动,产业强县。随着猕猴桃试验站在眉县的建立,为该县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助力猕猴桃产业在眉县的迅速崛起,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杨凌科技服务故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陕西省猕猴桃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变大、从弱变强,已成为多地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0.2万亩,年产量53.5万吨,综合产值60亿元,猕猴桃产业覆盖全县90%的农户。

  “眉县猕猴桃获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国家级荣誉20多项,品牌价值达128.33亿元。”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史晓峰介绍。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通过深化区校融合、强化要素聚集、加大协同联动,以全面实施特色现代农业示范“1123”工程和良种示范推广“4455”计划为抓手,系统推进区内、省内、省外、海外4个层面产业示范和辐射带动。

  特别是以西农大等驻区科教单位为依托,与省内各市签订了联动共建农业板块合作协议,在全省布局的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达到了227个。杨凌千余名科教专家和“杨凌农技师”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开展技术培训,一批龙头企业走出杨凌同有关县区开展产业链合作,源源不断地为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年示范推广新品种500多个、新技术150多项。形成了西安西甜瓜、宝鸡猕猴桃、咸阳奶山羊、铜川樱桃、渭南主粮、榆林小杂粮、延安苹果、汉中油菜、安康水产、商洛食用菌等一大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这些也为进一步开展科技合作打牢了坚实基础。

  “充分发挥杨凌农业科技引领农业强省建设的作用,持续深化杨凌与各市合作,推动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省推动农业科技市区合作暨杨凌农科助力榆林高质量发展签约活动现场,钟洪江旗帜鲜明地指出。

  活动上,榆林市政府、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举办了杨凌与各市对接活动。西安、宝鸡、渭南等9市分管副市长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

  “我们与榆林市签订新的合作协议,仅仅是我们发挥示范引领的良好开端。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兄弟市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建秦创原农业板块、共建旱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样板、共建‘三农’人才培训基地、共创陕西‘土特产’国际品牌,为推进农业强省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黄思光表示。

(图片来源:杨凌示范区)

(责任编辑:范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