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首个以“立足厦门、服务全省、融合两岸”为发展定位,集聚赋能发展、校企合作、政策服务、人才供需四大功能为一体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去年6月在火炬新科广场正式开园。一年来,产业园已引进专业机构44家,服务企业超1000家次、引进人才近3000人次、为高新区企业解决用工近4万人次。
“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的建设,为多元探索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模式,构筑产业人才集聚高地,提供了平台载体。”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以来,高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围绕高新区新能源、半导体等前沿产业布局,聚焦产业快速发展急需紧缺的国际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强人才支撑。
育才重精心
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平台载体
围绕产业发展,服务企业需求,对标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为新兴产业等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广纳人才,提供了生态链方面的衔接,包括劳务派遣、技能提升、猎聘等多元服务。
“在携手专业人力资源机构共同为企业推出定制化引才方案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创新服务模式,让人才培育更加精准、精细、专业。”厦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火炬园)运营负责人介绍说。
目前,产业园正与湖里区人社局共建,携手推进厦门新兴产业职业技能提升基地建设,预计下个月揭牌。同时,通过与美德教育集团共建工业机器人的培训中心,面向宸鸿、友达、三安等园区企业,以及厦门的高校开展实训,累计开展实训1万余次。
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厦门火炬高新区还持续创新机制,搭建人才培育的优质平台。
厦门火炬高新区实施“一区多园”跨岛发展战略,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4家、各类创新平台200多个,其中面向海外留学人才高标准建设的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综合竞争力提升至全国第三。先试先行在全省率先打造石墨烯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元宇宙等细分领域专业孵化器,搭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为不同类型、不同产业方向人才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抢抓金砖创新基地带来的国际化人才和技术交流合作机遇,厦门火炬高新区精心规划,逐步形成包括金砖未来创新园(软件园三期)、金砖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同翔高新城)、金砖智能制造孵化中心(新科广场)等在内的金砖产业人才载体矩阵。
引才多渠道
赛会搭台招才引智走出“国际范”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前期招募和赛事比拼,“炬火种·燃新薪”2023厦门火炬高新区高校专业新星挑战大赛已于日前完赛,将于5月31日举行大赛颁奖仪式,并同期举办园区开放日活动。
连续举办了三届的该大赛,携园区龙头企业共同打造火炬人才品牌,帮助企业精准链接专业适配的在读高校学生,提前锁定校招引才目标,赛事的规模和在全国各高校中的影响力逐年扩大,获得高校师生的广泛好评和园区企业的积极响应,今年的第三届大赛已成功吸引了来自全国283所高校的3289名学生踊跃报名,已成为高新区推动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
赛会搭台是厦门火炬高新区招才引智的重要渠道,多年来,聚焦产业快速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以赛引才更是逐步走向国际化。
2017年,首届“鹭创未来”中国厦门海外创业大赛在美国硅谷举办,以此为桥梁,不少掌握高端技术的国际化人才来到鹭岛,开启了创新创业之路,厦门韫茂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韫宇就是其中之一。
凭借在纳米材料及半导体高端装备方面多年的从业经验,王韫宇带领韫茂科技团队逐步转向工业半导体设备领域。目前,公司已有一系列高端装备产品,国内首创的粉末式原子层沉积设备,主要应用于锂电池新能源领域。此外,瞄准下一代芯片的研发,还推出超高真空设备。
“半导体装备是一个‘卡脖子’赛道,而厦门有很好的产业链资源,希望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服务更多的先进制造企业。”王韫宇说。
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已连续举办六届“鹭创未来”海外创业创新大赛,把赛事办到国际一流高校云集、国际化人才会聚的北美、欧洲、东南亚、金砖等国家(地区),共吸引参赛人才项目累计超700个,其中35个入选市“双百计划”。
此外,还搭建了包括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厦门分赛区选拔赛、厦门金砖创新基地人才赛道暨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在内的多个国际化赛事,大赛引才逐渐形成品牌。
留才更用才
人才“落地生根”产业茁壮成长
引才育才,关键在于留才用才。厦门火炬高新区还积极打好惠才助才组合拳,加强厦门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驿站、厦门市外国人才服务驿站建设,拉近与海外创业人才距离,同时,建立人才分类跟踪服务和定期走访机制,出台支持校企合作引才育才“硬核”措施,着力保障重点企业骨干员工住房和子女就学需求。
近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依托校企合作开放平台,以高校为主阵地、企业为主战场,会同厦门市教育局共同打造全省最大的市域产教联合体,以及产教融合论坛品牌,并且创新设立火炬大学堂,开展企业家代表走进高校系列活动,助力人才链接全球优质培训资源、目标高校院所及全球智库资源。
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看来,厦门火炬大学堂就是一个服务人才成长、助力人才扎根的创新之举。作为全国首个产教融合的教育平台,大学堂以人才服务为核心,对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也是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一个有益探索。
目前,厦门火炬高新区集聚从业人才30万人,其中博士900名、硕士9000名,本科以上人才占比接近40%,累计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875名,拥有外籍人才近1500名,培育留学创业人才超1000名,占全市90%。
人才“落地生根”,产业茁壮成长。厦门火炬高新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对人才承载能力,2022年新落地的天马8.6代、中创新航三期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已集聚产业人超2000人,预计2023年将超5000人。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新能源、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2023年重点推进了中能瑞新、新能安二期、宁德时代区域总部、宁德时代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研发测试与实证实验室、华润微、先导稀材、天翼云、咪咕元宇宙总部等项目,预计将凝聚各类专业人才近万人。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高新区)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