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港澳台青年之间信息互通、经验互享,凝聚港澳台青年勠力同心、 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1月27日,“绽放新活力,携手新征程” 台港澳青年走进滨海湾活动火热展开。在这新春相聚之时,通过交流活动互致祝福,传递莞港澳台之间的浓情关怀,共话发展。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志伟,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务局局长张炜,滨海湾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海波以及近20位港澳台青年代表共同走进滨海湾。
在“我在大湾区的创业就业故事”主题沙龙上,多位来自港澳台的青年代表们分别分享了自己与大湾区共融成长的故事。他们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围绕东莞城市变化之速、大湾区建设发展、港澳青年参与大湾区双创等话题进行深入沟通交流。
今年春节,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执行董事黄宏波再次感受到了记忆中的香港年味。得益于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这是他三年来第一次回到香港过年,与父母家人团聚团圆。
对于时常需要莞港“双城”工作生活的他而言,恢复通关为港澳青年来到滨海湾双创、发展提供重要的现实基础。“随着恢复通关,我们基地这个平台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让我们干事创业的信心更足了。”黄宏波说。
“今天早上过关后,不到40分钟就能到达滨海湾新区,真的很方便。”市政协委员、市内联会常务副会长侯炽筠讲述了自己从香港到东莞发展的故事。他表示,疫情影响减少以后,希望能够有更多港澳青年跳出舒适圈,来到内地发展,拥抱大湾区。
市政协委员、香港东莞社团总会副主席庄名章也有同样感受。“这里的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滨海湾新区位于广深之间,从泥泞之地到如今风景秀丽、高楼平地起,这里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庄名章认为,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大湾区的互联互通、资源互补,这将是港澳青年施展才华的舞台,希望大家能够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内地与香港的发展,去拥抱新的变化,把故事讲给更多港澳青年听。
“十年间,每一次回东莞,都觉得变化很大。”澳门青年代表方子乔在东莞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内地的发展远远超乎她的想象。从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松山湖科学城到建设步履不停的滨海湾新区,东莞一直发生着惊人变化,是一座充满了青春活力的城市。制造业当家、科技创新、园区建设、人才引进......她非常期待东莞未来的发展,期待有更多的青年看到东莞的另一面。
2019年,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东风,市政协委员、澳门东莞青年会会长何颖贤从澳门来到东莞发展。他提到自己与滨海湾新区在招商、创业等方面曾有过许多合作契机,颇有渊源,他希望未来能够带领更多澳门青年来到东莞滨海湾工作、生活。
市政协委员、市内地港人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莫永盛对东莞发展同样充满期待,“这里产业集聚、交通便利,先进制造业基础雄厚,很适合创业者全身心投入事业发展。”
随后,现场还进行了莞港澳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结对共建协议书签约仪式,未来将充分发挥共建优势,不断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为推动三地青少年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提供更加紧密的桥梁纽带和优质的创业就业平台。
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陈志伟表示,与深圳前海仅一河之隔,代表东莞深度参与“黄金内湾”建设的滨海湾新区,承载着东莞向海而生、向海图强的新梦想、新使命。滨海湾建设热火朝天,产业基地、科创平台载体加快落地,空间够足、政策够优、服务够细,未来发展前景无限,也将会为青年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空间与机遇挑战。
“我们这一代青年应积极进取,珍惜每一个机会,新时代是追梦者的舞台,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舞台。”陈志伟指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系列惠港惠澳政策出台,青年们躬逢盛世,肩负重任,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引领广大港澳台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帮助广大青年解决学业、就业、创业、置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他祝愿港澳台青年们在新的一年里大展宏“兔”、奋发有为,抓住发展机遇,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当中来,为增强国家发展动能贡献力量。
港澳台青年们还参观了展示中心、滨海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和滨海驿站,重点了解新区发展规划、招商引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建设等情况,切身感受新区变化。
湾区青年共聚一堂,共商时代发展新机遇。未来,滨海湾将通过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积极推动更多港澳台青年来莞创业、就业、生活,吸引更多港澳台青年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