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张强说,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牢固树立“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理念,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9月,稀土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9%,列市五区第一;贡献率31.6%,列全市第一。数据同时显示,稀土高新区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前100名企业的数量位列全市第一,工业经济“稳”的基础进一步夯实,“进”的势头进一步强劲,“好”的态势正进一步延续。
招商引资速度“快一步”,起步就是冲刺。张强说,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快速做大区域经济总量、做大财富蛋糕的有效办法。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采取“线下招”“云上引”方式,持续开展小团组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科技招商,引入一批符合产业定位、契合资源禀赋、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大项目好项目。
双良生产现场。
前三季度,稀土高新区累计签约工业项目134个,双良20GW组件、金力1.2万吨高性能钕铁硼、韵升15000吨高性能永磁材料等111个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建设。在建稀土项目48个,总投资122亿元,在建项目数量、总投资均为历史最多,全国综合实力前十强的稀土磁材企业已有6家在稀土高新区投资发展。稀土产业发展集聚了“链主”企业和大批关键配套企业,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应用产品,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80%,推动包头市入选工信部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同时,稀土高新区坚持用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衡量招商引资是不是抓实了,紧抓快办、大干快上,推动一批项目新开工,形成更多实物量。今年前三季度,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个、总投资91.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累计828.4亿元、同比增长63.8%。年底前还将有中恒丰新能钢构、澄利新材料等7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
企业升规入统“高一筹”,潜力决定未来。张强说,规上企业代表着企业发展的基本标准,只有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才谈得上企业发展壮大,才谈得上发展潜力和未来增长极。今年以来,稀土高新区按照“小企业上规模、中企业上水平、大企业上台阶”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工业企业“升规入统”。
稀土高新区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按照“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对成长性好、有发展潜力、有项目支撑的企业,全部纳入“升规入统”培育库,明确了入统时间节点。此外,还专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小升规”入企服务专班,深入企业宣讲“升规入统”奖励政策。在这些措施的有力推动下,1—9月,稀土高新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再增加16家,达到115家。
中车集团生产车间。
优化营商环境“暖一城”,服务展现风采。在张强看来,扎根高新区,长久发展,这是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认可。面对本轮疫情,稀土高新区管委会率先制定管住人、管住门、管住车、消毒消杀到位、应检尽检到位“三管两到位”工业经济领域疫情防控措施,遍访生产经营工业企业104户,发放重点企业职工通行证3万余张、企业生产通行证3000余张,保障企业原料“进得来”、产品“出得去”,多措并举保障工业企业正常稳定运转。
稀土高新区还牢固树立节约意识,深入开展“区域评估”和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推行“标准地”制度,为闲置土地建“户口”、找“婆家”,目前已盘活低效闲置土地2679亩,土地闲置、低效利用问题通过内涵挖潜,逐步破解发展中土地空间不足的瓶颈。
随着项目审批集成、最多跑一次、拿地即开工、签约就动工、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的出台推进,稀土高新区正成为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客商纷至沓来的投资热土,国资敢干、民资敢闯、外资敢投的发展高地。
学思践悟谋发展,蓄势赋能启新程。张强表示,稀土高新区上下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砥砺奋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包头稀土高新区)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