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其中明确要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一要求的提出,不仅激励着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也让中医药成为二十大会场上的热词。
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报告,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老一辈与新一代如何做好接力?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二十大代表。
守正创新,积极发展中医药
中医药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让更多人看到了传统医学的价值。
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代表认为:“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需要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构建扎实的理论体系,同时注重利用现代新技术新方法,促进研究成果转化落地,让传统的中医药焕发时代生机。”
3年间,相继奔赴湖北黄冈、山东青岛、上海展开医疗援助,持续冲锋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贾新华代表认为,老百姓对于中医中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说明了三个问题:中医中药的疗效被大家认可;中医药“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也加深了对于中医药的认可。
“我们中医药科技工作者,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积极发展中医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中药研发总监朱兆云代表向科技日报记者强调,“开发好药是我们团队的第一要务。”
科技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回顾近几十年来中医药发展历程,科技创新是关键。”采访中,张伯礼代表多次提到科技的力量,他认为:“‘现代科技+中医药’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从药材种植生产,到制药装备智能化和诊疗技术智能化,再到研究证据转化落地,中医药发展全方位与现代科学新技术新方法紧密相连。
张伯礼代表举了一个例子。为解决中药质量“怎么测”的难题,天津中医药大学与浙江大学合作,将机器学习等AI技术应用于高光谱、拉曼光谱、近红外光谱等量测数据建模,创建了多种面向制药过程检测的快速分析方法,实现在线质量监测……
张伯礼代表坚定地认为:“科技是中医药发展的翅膀,翅膀越硬,就飞得越高越远。”
“二十大报告强调,要‘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朱兆云代表说,“结合中药研发,要点就是突破产品核心技术攻关。”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开发预防心血管疾病中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至今仍是世界难题。朱兆云带领团队历经4年多协作攻关,正全力攻克云南省重大科技项目全三七片新药的研发。她向记者透露:团队目前已取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批文,将进行Ⅱ期、Ⅲ期临床验证。
采访中,贾新华代表也提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是一个永恒话题,而疗效成为其最核心的问题,我们下一步工作要抓住这个‘牛鼻子’。”
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
“中药的研发创新,要格外注重人才的培养。”深入学习二十大报告,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落到实处,朱兆云代表的思考是:“目前,中药研发人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与传承创新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我国中医药行业尤其如此。”她认为:“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只能依靠自主发力,接续攻关,才能做好产品研发、培育,服务人民健康事业。”
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贾新华代表的观点与朱兆云代表异曲同工。“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医药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时间晚,经验和传承很重要。”他建议在发挥高层次人才引领带动作用的同时,沿着“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的名医成才之路,培养更多年轻医生、医学生。
“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相差甚远,但是临床上中西药并用是一种常态。”贾新华代表认为应该瞄准疗效,充分运用两者优势,让患者成为最大受益者。
(责任编辑:刘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