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倪铭
11月14日,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开幕式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行,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行业人士共聚一堂,结合各自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实践,分享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方面的思考。本届产业周为期五天,将举办近40场活动,旨在搭建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标准国际交流平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活动品牌。
专家表示,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化发展将推动手术机器人更广泛地应用。
坚持创新驱动
国际药学联合会(FIP)主席多米尼克·乔丹、2013年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苏德霍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藤岛昭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蒋华良、董晨等近20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受邀出席,与来自罗氏集团、波士顿科学、百济神州、默沙东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120余名高管、投资人齐聚现场。
“深刻的生物学理解是药物开发的先决条件。”托马斯·苏德霍夫认为,药物开发最大的挑战是发现具有成药性的靶点,冷冻电镜、干细胞生物学、RNA测序等新技术加快了靶点发现和药物研发的速度。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联影作为中国医药科技力量的一份子,先后向全球市场推出了十余款世界首创、中国首创的新产品,两万多台的装机遍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全球近万家医疗机构,并逐步建立了全球化的研发、生产、服务网络。
推动数字化转型
在数字化赋能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的过程中,一批数字化转型先锋企业崭露头角。联影医疗、微创医疗机器人、君实生物、勃林格殷格翰、英矽智能、东富龙科技、凯宝药业、第一生化等企业在现场获得首批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先锋企业证书。
“医疗健康需求旺盛,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医疗服务效率低,倒逼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说。
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杨广中表示,数字化发展将推动手术机器人更广泛应用。我们正处于第四代机器人和第五代机器人的交替当中,第四代机器人能够充分运用术前、术中影像,一系列诊疗技术在手术当中得到展现,包括AI技术和生物光子学技术的应用。
(责任编辑:王婉莹)
我们期待您的留言
收到留言之后尽快给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