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机制提升红色动能。一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印发《高新区党委(党组)书记及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的通知》,建立高新区党建联系点责任表,按照农牧区、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92名党员领导干部结合分管领域共建立党支部联系点70个。二是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机制。为进一步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双报到”工作机制,推行百分制考评管理模式和分类定级机制,组织7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734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报到率100%。三是推行党建联建工作机制。坚持以“党建引领共建融合”为统揽,推行以社区党组织领导,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在职党员和业主代表、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共同参与的“1+3+X”的“红色物业”党建联建工作机制,为城市综合治理增添“红色动能”。
优化网格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合理划分网格。按照“科学设置、规模适度、便于管理”的原则,实施“多网合一、一网运行”的服务管理体系,将嘎查、社区、工业园区合理优化为48个网格,网格内构建涵盖党的建设、综合治理、社会保障、应急管理、社会救助、市场监管、疫情防控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责任网,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二是建强网格队伍。在网格内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带动机关事业单位包联网格管理模式,配备627名专兼职网格员,组建“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职能网格员”的工作队伍,实现部门业务与网格服务有机融合,以多元化方式服务群众需求。三是延伸网格触角。推行“高新区(乌斯太镇)党工委-网格党支部-小区(厂区)党小组”的三级组织架构,深化网格责任捆绑制度,在网格上建立功能型党组织,夯实网格工作阵地,以党建管控网格化运行,搭建起共建共管共治的治理体系。
细化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一是三单模式强治理。制发《高新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要点》,并召开本级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议,建立“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三单服务模式,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件,形成纵向到底的城市基层组织体系,把党的组织延伸到城市基层治理各层级各领域。二是志愿服务聚合力。深化新时代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等党建、政务、社会服务资源,成立党员、居民、大学生等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组织30个、志愿者846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57次,形成了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三是党群关系固根本。着力推行“1+4+3+x”的党群服务中心与行政审批局联建模式,创新实施“党群服务+领导包联+容缺预审+企业承诺”等工作机制,推行“一站式”服务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错时延时等便民服务制度,按照“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切实为企业和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图片来源:阿拉善高新区)
(责任编辑:陈楠)